內容:璠璠老師 撰文:cc.ling
根據李洛克在《個人品牌獲利》一書中提及的品牌定位方式,大致可以分成4個步驟:聚焦、頭銜、寓意、分享。
個人品牌定位第1步:聚焦,找到個人關鍵字
個人關鍵字,乍看至下範圍很廣泛,如果只能用5個 # 似乎永遠不夠描述出自己具體的形象、提供的服務、做事的風格。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,不如利用以下的三個問題,透過自己的「身份」、「專長」以及「特殊經歷」,先把關鍵字的輪廓與走向框出來。
1. 形象建立:能否幫你建立專業的形象?
2. 價值傳達:有沒有辦法傳遞你能提供的價值?
3. 特定領域:能不能鎖定特定領域的受眾、聚焦特定領域面向?
個人品牌定位第2步:頭銜,利用交集找獨特性
“經營個人品牌就要高調啦!” 璠璠老師笑著說,當然,不過前提是,這個頭銜得對事不對人。
藉由「聚焦」,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份、專長以及個人經歷,而頭銜的尋找則像是上述三者搭配工作領域、性格特質這兩者,具體化後的排列組合。以璠璠老師自身為例,她給自己下的頭銜有三個:
▎領域+性格特質:講師界的轉單率女王
▎經歷+身份:會教跳舞的自信講師
▎身份+身份:同是技能者的知識變現顧問
用高大上的頭銜定位個人品牌,有一點需要注意,那就是大眾對你的印象與信任感,在對於品牌行銷、服務推廣上都是很關鍵的,因此在制定頭銜的時候,寧可小領域稱王,也不要大領域沒有印象。
個人品牌定位第3步:寓意,將過去經驗轉換意義
簡單來說,前因(為什麼要投入這一行)+後果(投入這一行之後遇到的故事),兩者相加就是寓意。
一般來說,我們可以透過三個方向去敘寫,其一是自己與家人的故事,透過與家人的互動展現人與人之間的「溫度」;其二是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努力不懈的經驗,以展現出自己為愛奮鬥的一面;其三則是描寫自己遇到失敗時的挫折感,讓他人對你產生同理。透過上述三個方向描述出來的故事,可以幫助我們把自己的經歷描述得更生動、把形象立體化,更重要的是,在多方的描述下,我們能夠更具體地傳達給他人「我現在為什麼想要推展這個理念」「我希望帶給各位的是什麼樣的服務」,讓客戶可以一目了然的清楚你的目標與願景。
個人品牌定位第4步:分享,建立定位推進器
辛辛苦苦制定好了個人定位,怎麼能少了「分享」這一步呢?
通常分享的類型會有三大類:體驗、評論及教學。
首先,關於「體驗」的分享,我們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個部落客,單純分享自己對於一個商品、一趟旅程、一本書,甚至是一段經驗的描述,著重在體驗過後的感覺,有時候可能會因此接到相關的業配;「評論」則是自己針對時事、新聞報導,提出個人在閱聽完的論點與想法;最後,「教學」則是透過個人經歷的分享,教你走過的路,教你所知的一切。
經營個人品牌之所以需要分享,目的就在於這是一個為品牌提供價值、為形象加值,乃至於提出新穎觀點的做法,對於大眾來說也算是對品牌的微試用,是對品牌產生熟悉感的途徑之一。
如果你對個人品牌經營感到好奇,歡迎與璠璠老師一起在2022的下半年,參與【自信養成讀書會】,讓璠璠老師陪你一起找出適合你的經營之道吧🥰
更多《個人品牌獲利》讀書會系列文章: